tomcat的访问日志格式是可以配置的吗

2025-05-05 20:16: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可以。
  在tomcat的server.xml文件中,host主机配置区域找到类似如下(红色部分)即为访问日志的配置: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prefix="localhost_access_log." suffix=".txt"
pattern="%h %l %u %t "%r" %s %b" />

  
  其中的directory用于指定日志的存放路径,默认位于tomcat的logs目录中,例如我们可以修改成:
  directory="c:/wwwlogs" 使日志放到c:\wwwlogs目录中去。
  其中的prefix和suffic分别用于指定日志文件的前缀和后缀,不用我多说。
  现在我们主要来看一下pattern配置段,它用于指定日志的输出格式。有效的日志格式模式可以参见下面内容,如下字符串,其对应的信息由指定的响应内容取代:

%a - 远程IP地址
%A - 本地IP地址
%b - 发送的字节数,不包括HTTP头,或“ - ”如果没有发送字节
%B - 发送的字节数,不包括HTTP头
%h - 远程主机名
%H - 请求协议
%l (小写的L)- 远程逻辑从identd的用户名(总是返回' - ')
%m - 请求方法
%p - 本地端口
%q - 查询字符串(在前面加上一个“?”如果它存在,否则是一个空字符串
%r - 第一行的要求
%s - 响应的HTTP状态代码
%S - 用户会话ID
%t - 日期和时间,在通用日志格式
  %u - 远程用户身份验证
%U - 请求的URL路径
%v - 本地服务器名
%D - 处理请求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T - 处理请求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I (大写的i) - 当前请求的线程名称

此外,您可以指定以下别名来设置为普遍使用的模式之一:

common - %h %l %u %t "%r" %s %b
combined - %h %l %u %t "%r" %s %b "%{Referer}i" "%{User-Agent}i"

另外,还可以将request请求的查询参数、session会话变量值、cookie值或HTTP请求/响应头内容的变量值等内容写入到日志文件。
它仿照了apache的语法:

%{XXX}i xxx代表传入的头(HTTP Request)
  %{XXX}o xxx代表传出的响应头(Http Resonse)
%{XXX}c xxx代表特定的Cookie名
%{XXX}r xxx代表ServletRequest属性名
  %{XXX}s xxx代表HttpSession中的属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