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五保户可凭本人身份证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直接到接诊机构办理入院手续,医疗机构对患者费用如数结算后,提供给患者疾病证明书、费用一日清单及总费用发票等,患者持合作医疗证及医院提供的资料到该医院合作医疗补偿窗口,经该窗口工作人员审核后予以现场补偿。具体补偿比例: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医药费用补偿比例为70%,无起付线;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医药费用补偿比例为55%,起付线为100元。看大病也是这样的流程,但是有些大病的用药是不能报销的,所以不能报销的费用还是需要自己承担
拓展资料:五保户看病具体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就诊者,可直接在家庭帐户限额内支付门诊费用(家庭帐户不能跨乡镇使用);在其他医疗机构或药店(经主管部门批准证照齐全)看门诊或开药者,可凭有效票据到本乡镇合管办报销,报销最大限额以家庭帐户金额为准。
2、参保患者到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凭本人身份证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直接到接诊机构办理入院手续,注意必须保证合作医疗证、病历、费用清单及住院发票上患者资料的一致性。出院时,医疗机构对患者费用如数结算后,提供给患者疾病证明书、费用一日清单及总费用发票等,患者持合作医疗证及医院提供的资料到该医院合作医疗补偿窗口,经该窗口工作人员审核后予以现场补偿。具体补偿比例: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医药费用补偿比例为70%,无起付线;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的医药费用补偿比例为55%,起付线为100元。
3、参保患者到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在各乡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或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理转诊手续,但患者需提供相关诊断证明。出院时该医院需向患者提供疾病证明书、费用清单、总费用发票等资料,患者出院后,30天内凭该医院提供的资料、户口本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到乡本乡镇合管办办理补偿手续。住院患者医疗费用补偿比例为40%,起付线为300元。
4、需到省外及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参保患者,必须到县合管办办理相关转诊手续,同时必须提供相关诊断证明。出院时也必须向院方索要疾病证明书、费用清单、总费用发票,出院后30天内,持户口本、合作医疗证及上述资料回患者所在乡镇办理补偿手续。补偿比例为40%,起付线为300元。
5、外出打工在打工当地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及未按要求办理转诊的参保患者,归为一类情况处理,补偿比例为30%,设起付线为300元,所需资料同前三项,出院后60天内到患者所在乡镇办理补偿手续。
农村五保户看病怎么报销?走什么程序?
参保者出院后,将经患者本人签字或盖章的住院发票、出院记录、费用清单、转诊证明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缴本乡镇合管所,经审核后集中统一送交市农保业务管理中心。
看大病怎样办?怎样报销?
农村五保户在区乡定点医院住院取消起付线,先由定点医院对其基本药品目录内住院总费用优惠5%,再由新农合正常补偿,剩余部分由农村医疗救助基金进行全额救助。
农村五保户住院的,原则上先审批后住院,按程序办理,医院不负责审批程序,要求各科室灵活掌握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避免五保户住院欠费的恶性循环。
在市三级及以上医院住院的,由新农合在当年正常补偿比例基础上提高10%予以补偿,剩余部分由农村医疗救助基金进行救助。
农村五保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不设起付线,住院医药费减去按规定不能报销的费用后,按75%的比例予以补助,民政部门按25%的比例予以补助。
农村五保户对象到县人民医院总费用超过4000元的需到县合管办、县民政局办理手续后方能继续住院治疗,否则其超额部分医疗费用由所住定点医院自行承担。
报销多少?
原则上农村五保户对象全年住院次数不得超过4次,每次住院时间在县人民医院不得超过12天,日均住院费用不得超过300元,无正当理由超过标准的,其费用由所住定点医院自行承担。
农村五保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不设起付线,住院医药费减去按规定不能报销的费用后,按75%的比例予以补助,民政部门按25%的比例予以补助。
农村五保户对象到县人民医院总费用超过4000元的需到县合管办、县民政局办理手续后方能继续住院治疗,否则其超额部分医疗费用由所住定点医院自行承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我们可以了解到五保户住院费用报销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的,这个在法律上是有相关的规定的,这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一种福利了,希望大家明白
农村五保户看病应该和其他的新农合参保人员看病是一样的,涉及到大病的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实现一站式结算,不需要个人去办什么手续,如果没有实现一站式结算的的,可以凭发票到合管办或相关部门再办理二次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