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自学成大器课文

2025-05-24 08:34:5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摘录词句
父亲火冒三丈,从儿子手里夺过书,大声训斥道:“不好好招呼顾客,整天看书有啥用?”孩子睁大了眼睛,惶恐地看着父亲。

“你还要吃饭吗?把这些‘天书’都烧了!”说着,父亲就要烧数学书。

2.写话
他的脸上突然烧起一团火,通红通红的。

可能是我的声音太高了吧,他们吓得急忙站了起来,呆若木鸡地立在一边。我看他们那副样子,又好气又好笑,不禁“哧”的一声笑了出来。他们定了定神,抬头一看,见我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立刻翘起嘴巴,赌气似地望着我。

她毫不示弱地站起来,双手交叉在胸前 ,翘起下巴,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式。

爸爸顿时呆了,确实呆了,一分钟前那兴奋劲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像泄了气的足球,一下子瘫在椅子里。

于是,你看吧,有的满脸笑意;有的则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似乎成绩是在意料之中;有的却哭丧着脸,甚至捶胸顿足,忏悔得什么似的-----考试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他奚落我完毕,感到心满意足,从鼻子里轻蔑地哼了一声,吹了一声口哨,响亮地弹个指,趾高气扬地走了。

他额上的青筋突突地暴跳,整个一张脸憋成了酱色,眼睛渐渐模糊,直至一片迷离的晕眩。

父亲总是沉默地吸着旱烟,脸拉得老长,目光黯然失色,有时呆望着我,眼里充满了忧伤茫然。

这时,伙伴们都站着一声不吭地看着我和母亲,好像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眼里都露出了惊异、恐惧的神色。

考试前一天,父亲凝望着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我:考试不要心慌,要沉着,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双眸交织着担忧、祈祷、希冀的光芒。他还特地为我买了一盒清凉油,递给我时,他的目光久久留在我的脸上,似乎很不放心。

亮亮看到自己的卷子,半晌说不出话来,脸上顿时煞白,晶莹的泪珠一颗颗掉下来,终于伏在桌上低低地抽泣。

妈妈的脸也阴沉下来,手中的毛线失手掉在地上,嘴唇在微微蠕动,但没有说出一句话。

他们的脸色骤变,妈妈吃惊地望着爸爸,爸爸翕动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屁股还没落板凳,爸爸、妈妈便带着一股风扑进来,看见我,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

爸爸呢,唬着脸,将门关得碰碰响,好像我是犯了什么大逆不道的罪似的。

“住口!”爸爸满面怒容,气冲冲地制止了我。

他被惹怒了,口渴、燥热与恼怒,化作两道咄咄逼人的目光,直向他射去。

妈妈的脸已悄悄变得严肃起来,最后终于在我面前呈现出一副生气的面孔,使我不再开口了。

回答2:

在鱼米之香的江苏太湖西北,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城里有家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杂货铺。这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柜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埋着头写个不停。一位顾客走进店门,一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边问:“多少钱一支笔?”

孩子头也不抬,脱口而出:“853729!”

“多少钱?”

“853729!”

顾客诧异地问道:“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

坐在柜台后面的孩子的父亲听见了,赶忙走出来招呼客人。可是,那位顾客一气之下竟扭头走了。原来,孩子回答的是他正在演算的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而不是顾客问的价钱。父亲火冒三丈,从儿子手里夺过书,大声训斥道:“不好好招呼顾客,整天看书有啥用?”孩子睁大了眼睛,惶恐地看着父亲。

“你还要吃饭吗?把这些‘天书’都烧了!”说着,父亲就要烧数学书。

“让孩子学吧,也许能学出点名堂来呢!” 母亲出来阻拦。

事实可不是“也许能学出点名堂”,以后他果真学出了大名堂。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华罗庚。

幼年的华罗庚活泼好动,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尤其爱“呆头呆脑”地琢磨数学题。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华罗庚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自学生涯。

通常,等卖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失学后,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

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有一次,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题目是《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决》,发现这位教授的解法是不对的。他随即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邮寄给《科学》杂志,并在杂志上发表了。这年,他才19岁。

这篇著名论文,好比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突然闪现于中国数学界。它的出现,标志着华罗庚这颗光芒四射的巨星,就要在中国和世界的数学天空升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