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是超距作用吗?

2025-05-20 13:59:2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传播是一种超距作用,引力可以在瞬间传播至任意远处,爱因斯坦则认为牛顿的超距作用应该放弃。

万有引力,全称为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Gm1m2)/r²,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扩展资料:

17世纪早期,人们已经能够区分很多力,比如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电力和人力等。牛顿首次将其中一些看似不同的力准确地归结到万有引力概念里:苹果落地,人有体重,月亮围绕地球转,所有这些现象都是由相同原因引起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简单易懂,涵盖面广。

万有引力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牛顿的万有引力概念是所有科学中最实用的概念之一。牛顿认为万有引力是所有物质的基本特征,这成为大部分物理科学的理论基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有引力

回答2:

万有引力不是超距作用。
引力是靠引力波实现的,而引力波以光速传播,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超距作用的现象。

在物理学里,超距作用(action at distance)是物理学史上出现的关于作用力及传递媒介的一种观点。这一观点认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直接、瞬时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媒质传递,也不需要任何传递时间。与之相对立的观点被称为近距作用或接触作用。超距作用是指分别处于空间两个不毗连区域的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非局域相互作用。
在电磁学里,为了要说明超距作用,导致发展出场论,场能够媒介电流与电荷之间隔着自由空间彼此施加于对方的相互作用。根据场论,电荷在四周生成电场,其它电荷会感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这就是两个带电粒子彼此之间库仑相互作用的机制。麦克斯韦方程组用电磁场来计算所有电磁相互作用。在麦克斯韦理论里,场的概念被提升至基础角色,场具有自己的实体,在空间拥有动量与能量,超距作用只是电荷与电磁场彼此之间局域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表观效应。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瞬时超距作用违反了信息传递速度的上限。假设两个物体彼此相互作用,其中一个物体突然改变位置,另外一个物体会瞬时感受到影响,即信息传递速度比光速(光波传播于真空的速度)还快,则此现象属于“超距作用”。

回答3:

近代物理抛弃了超距作用的认识,认为所有的作用力都是通过媒质而传递。
万有引力是通过引力场来传递的,引力场是一个物质;电磁相互作用(电力、磁力)通过电磁场来传递;等等。
万有引力是牛顿引进物理学的,牛顿当时认为万有引力是一种超距作用,那是因为历史条件限制,牛顿只能得到这样的解释,我们不能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依然正确,就认为牛顿对于引力的诠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能力有限,只能给出你这样的结论了

回答4:

是的,就是牛顿所说的超距作用,在这一点牛顿对了,先是万有,再是超距,爱因斯坦是个骗子,他引力重力分不清,超距那是相对于空间/电场/假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