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的言辞当中,对于诸葛亮究竟有多少不信任?

2025-05-07 06:54: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刘备征战一生,三分天下。最后在与东吴交战中失利,病死在白帝城。刘备托孤的言辞当中,对于诸葛亮究竟有多少不信任?



刘备在床榻弥留之际告诉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的意思是若是孩子可以辅佐,你辅佐他;若是不才的话,你可以自行拿走。这句话多么狠?你以为真的是留给诸葛亮的?注意前面的话,若是不才,不才的定义都知道,但是,不才是谁定义的?你诸葛亮能定义君主吗?三纲五常里最先的就是君臣。以臣评价君,是不是大逆不道?

第二个就是刘备征战的时候,并不带领诸葛亮,而是让法正跟着自己在军事前线,诸葛亮只是在后面进行管理,还有就是军事物资的掉配工作。所以,诸葛亮不是刘备的心腹,更多的是一个近臣(只是一个靠近自己身边的大臣而已),所以,在死之前就要说上一段话,加一匙糖,果然诸葛亮不上当,跪在床前表示要尽全力辅佐刘禅,“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但是先帝未必知道啊!所以才有上面的话。

第三个就是诸葛亮从荆州来的,是外来人员,若是将其设为辅助大臣的话,是不是会导致荆州一派势力坐大呢?所以需要另设置一个辅助大臣,这个人就是李严,这个人是益州本地人员,可以通过益州派来牵制诸葛亮的荆州派,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后主的统治,你说是不是?

刘备在最后的时刻都在防着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会进入刘备的核心圈吗?

回答2:

刘备在脱骨中有一句话就代表了不信任,阿斗当扶则扶,不堪重任的话由先生取代。

回答3:

一个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讲让他取而代之,这就是给他提前打了预防针。

回答4:

刘备对诸葛亮说阿斗无作为,可让他取而代之。

回答5:

刘备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了一句可取而代之,估计是一种试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