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
疼痛是胃癌晚期症状最为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部位以心窝部为主,有时仅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较典型的疼痛是痛而无规律,进食也不缓解。当临床上出现疼痛持续加重并且向腰背部放射时,则常是癌肿波及胰腺的症状。一旦疼痛性质发生变化,患者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以及被迫卧床,疼痛可向后背或右肩部放散,且伴随有恶心、呕吐或者是吐出物中带有鲜血等症状时,提示因肿瘤而致胃穿孔。临床上多采用无毒副作用的中药蟾乌巴布膏来止痛。
2、恶心呕吐
是胃癌晚期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大部分胃癌位于幽门窦部,故幽门梗阻症状颇为多见。不典型的早期梗阻可引起食后膨胀感,轻度恶心、反胃等,典型的机械性幽门梗阻则引起胃扩张呕吐。呕吐物多为在胃内停留过久的隔宿食,故有腐败酸臭味。弥漫性胃癌常无梗阻呕吐症状。
3、消瘦、贫血、食欲减退
胃癌晚期患者的消瘦已经很明显,有关专家统计约大约有九成患者患有消瘦,往往消瘦3公斤以上才引起重视,随即进行性消瘦更加明显,有的可达5公斤以上。专家还发现约有一半的病人伴有贫血,四肢乏力等症状。有时这些也是胃癌的首发症状,不少病人厌油腻无食欲,或餐后因饱胀不适、暧气等而自动限制饮食,消瘦明显,并相继伴有乏力、贫血最终发展成恶病质。
4、上消化道出血
早期胃癌即可出现出血,常表现为柏油样便。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并有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5、其他症状
由于进展期胃癌常伴有胃酸低下或缺乏,约10%的患者可出现腹泻,多为稀便,每日2-4次。有些病例可先出现转移灶的症状,如卵巢或脾周围肿块等。
食道出血是胃癌晚期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些甚至是早期胃癌患者的首发症状。临床上有上食道出血和下食道出血之分,上食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胰腺、胆道等部位的出血,下食道出血是指空肠以下至直肠及肛管的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癌晚期病人主要发生上食道出血,胃癌上食道出血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少是由肿瘤本身所致的,有肿瘤坏死破溃或侵蚀血管的原因,也有肿瘤侵及周围器官及血液循环异常或全身疾患的原因,另外,放化疗后骨髓造血系统受损、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机制障碍也是其中一方面原因。 上食道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胃癌原发灶的类型和性质、出血量、出血速度、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常见症状有呕血、黑便、头晕、心悸、出汗、晕厥等,病人多有便意,排出柏油样稀便。由于血液对胃黏膜的刺激,病人可有恶心、呕吐,出血量大者,可因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导致少尿、无尿。血液经胃肠道吸收后可引起发热。体征表现为贫血貌、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四肢皮肤湿冷且呈灰紫色斑块,脉细弱,血压降低,心率快且心音低。对病人危害极大。 中晚期胃癌病人出现上食道出血多属中医血证中的“吐血”范畴。多由于肿瘤患者久病气虚,血失统摄,阳虚受寒,寒凝气滞,阻滞脏腑;或由于肝瘀内热,迫血妄行等。导致淤血内结,血不循经而出血。对其治疗应遵循“三要诀”,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对阴虚火旺者不宜用有助热之弊的辛温之品。气虚者宜用大苦大寒之药,防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