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母猪的乳腺炎是哺乳母猪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一个或几个乳腺,临诊上以红、肿、热、痛及泌乳减少为特征。乳腺炎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母猪腹部松垂,尤其是经产母猪的乳头几乎接近地面,常与地面摩擦受到损伤,或因仔猪吃奶咬伤乳头,或因母猪圈舍不清洁,由乳头管感染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母猪在分娩前后,喂饲大量发酵和多汁饲料,乳汁分泌旺盛,乳房乳汁积滞也常会引起乳腺炎。当母猪患有子宫炎等疾病时,也常继(并)发乳腺炎。
治疗:①全身疗法,抗菌消炎。常用的有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及磺胺类药物,肌内注射,连用3~5天。青霉素和链霉素,或青霉素与新霉素联合使用,治疗效果较好。②局部疗法。慢性乳腺炎时,将乳房洗净擦干后,选用鱼石脂软膏(或鱼石脂鱼肝油)、樟脑软膏、5%~10%碘酊,将药涂擦于乳房患部皮肤,或用湿毛巾热敷。另外,乳头内注入抗生素,效果很好,即将抗生素用少量灭菌蒸馏水稀释后,直接注入乳管。在用药期间,哺乳仔猪应人工哺乳,减少母猪刺激,同时使小猪免受乳汁感染。急性乳腺炎时,青霉素50万~100万单位,溶于0.25%普鲁卡因溶液200~400毫升中,做乳房基部环形封闭,每天1~2次。③中药治疗。蒲公英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丝瓜络15克、通草9克、穿山甲9克、芙蓉花9克,共研为末,开水冲调,候温一次灌服。
注:脓肿已成者,尽早切开,外科处理。
预防:一是要加强母猪猪舍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定期消毒;二是母猪分娩时,尽可能使其侧卧,助产时间要短,防止哺乳仔猪咬伤乳头。
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经乳头皲裂处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诱因。本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或因婴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所导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等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 贴敷可治疗乳腺炎,乳房肿块,乳房肿痛,通过膏药外敷,通经活络,活血化淤, 消肿止痛,软坚散结。迅速打通瘀阻的腺管,消除炎症、消肿止痛;排除乳腺中的淤积毒素,软化吸收肿块增生组织;有效活化腺体组织,促进细胞正常分化,乳腺疾病不再复发。对患者肝、胃、肾脏等功能无任何损伤,疗效迅速、作用持久、无副作用。
乳腺炎症状:乳房红,肿,热,痛,有的压痛明显,形成波动性肿块,属乳腺脓肿.
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如诊断明确,需治疗:
1 停哺乳,吸奶器抽空乳汁.孩子另换辅食.
2 抗感染治疗,局部热敷;
3 如形成脓肿,及时切开引流,脓肿引流彻底,退烧后,痊愈,只是留个疤.
4 可联用中药口服.
病情分析:
得了乳腺炎是不能喂奶的
指导意见:
针灸治疗乳腺炎的效果不错,另外你可以选择中药,效果也很好的。等你乳腺炎完全好了再喂奶
病情分析:
您好,这样的情况建议您停止哺乳用代乳品代替,因为您患乳腺炎时有可能您的乳汁里也有细菌,可能通过乳汁喂到小孩子的体内,宝宝太小抵抗力很差,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还有治疗期间的抗生素也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发育,以及孩子的肝肾功能。
指导意见:
您好,建议您停止哺乳,正规治疗您的乳腺炎,待痊愈后再继续哺乳,这样对您和您的宝宝都比较好,祝您健康!
一.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在青春期或青年女性中,经前有乳房胀痛、有时疼痛会波及肩背部,经后乳房疼痛逐渐自行缓解,仅能触到乳腺有些增厚,无明显结节,这些是生理性改变,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
由于对乳腺增生发生的机理和病因尚无确切了解,目前治疗上基本为对症治疗。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乳腺增生有很多类型,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因为精神、情绪及人为因素引起的乳腺增生,通过自身的调整(如及时诊治与乳腺疾病发生相关的其它器官疾病,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等)也会消退或缓解。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1、中医中药治疗
合十消囊贴为传统黑膏药,源于黎族秘制配方精心研制而成,在治疗乳腺增生上遵循“内病外治”之原则,软坚散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导滞消炎、通络消肿,从整体上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平衡,维护女性正常内分泌功能,保持正常月经周期运行,以达乳络舒通之功。自今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彻底祛除乳腺增生症状。
2、双离子乳腺速溶疗法
红外光和电离子患处导入技术,产生智能生物波,直接实现乳腺靶向治疗,并刺激大脑释放OLS(多肽),达到立即镇痛效果。红外光智能电磁波脉冲离子导入靶向治疗,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淋巴血流加速,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吞噬能力,消除乳腺血液循环,加强营养和细胞吞噬能力,使肿块变软变小,逐渐消失。乳腺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内分泌紊乱,西药解决乳腺局部问题,中药成份作用于全身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疏通经络,防复发,达到标本兼治。
3、激素调理治疗法
传统的激素类制剂主要是用雄性激素来对抗雌激素,如在月经期前10天中口服甲基睾丸素,每日1次,每次5~15mg,经前停服,每个周期用药总量不超过100mg;或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3~4 日,每日25mg。不过应用雄性激素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有一些男性化表现:多毛、嗓音变粗、痤疮等;另外还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头晕、恶心等。
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增生病并非单纯的雌激素分泌增加,而是由于雌、孕激素的比率失衡,特别是月经周期中的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相对增高所致,于是主张用黄体酮治疗本病,以纠正雌、孕激素分泌的失衡,可在月经前2周开始用,口服黄体酮7~8日,每日5~10mg;或肌肉注射黄体酮每周注射2次,每次5mg,总量20~40mg。
亦有人主张在月经间期用小剂量雌激素(1mg)口服,共服3周,于以后的月经间期再服,但逐渐递减,即减少用药量及用药次数,共用药6个月经周期。服用雌激素亦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副作用,有些患者病情反可加重,因此,应用此法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掌握好量和度。
4、手术治疗法
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了局部增生腺体和扩张的乳腺管,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却并未得以纠正,故易复发,其次是给乳房上留下瘢痕,不能为青年女性所接受。选择手术治疗同时还要达到手术指针的患者才能给予治疗:尽管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的良性增生性病变,一般主张保守治疗,但是由于其与乳腺癌关系密切,临床有一定的恶变率,建议患者到专科医生处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对乳腺增生病来说,局部切除手术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更多地在于排除乳房恶性病变,对于肿块较硬,难以与乳腺癌鉴别时,行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是必要的。
乳房受到撞击损伤后,会出现损伤疼痛,会引起发烧感染的。目前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要多喝水,保持皮肤干爽的,可以用热毛巾敷,可以吃一些消炎药治疗的。
建议可以及时的输液治疗比较好,必要时可以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治疗, 平时注意多喝水,饮食清淡,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加强营养。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放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