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已是花甲之年,是一个年近60的女子,到67岁时建立了武周王朝,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在当了15年的皇帝之后,82岁的武则天退位了,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而从花甲之年到耄耋之年,武则天身边一直有男宠陪伴,即便到82岁的高龄时,还要张昌宗跟张易之两兄弟在身边服侍,那这又是为何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有4点。
第一点,彰显身份跟地位。古时候的皇帝,三宫六院,嫔妃众多,这是皇帝的特权之一。武则天虽是女子,但当她站在权力的巅峰时,当她成为皇帝后,为了表明她与其他皇帝并无二致,表明身为女子也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因而也就希望有自己的后宫,便有了一众男宠,这是帝王身份跟地位的彰显,也是皇权威严的体现。
第二点,人最基本的感情需要。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个体,尤其到老年的时候,很容易感到孤单寂寞,就更需要人的陪伴,或是丈夫,或是子女。武则天当皇太后的时候,丈夫李治已经去世了,武则天已经处于权力的巅峰,不可能再下嫁他人。皇家的子女亲情,因为权势斗争的缘故,远不及民间普通百姓家庭的温馨平常,武则天只能从男宠身上获得陪伴慰藉,去填补内心深处的情感空虚。
第三点,出于统治的需要。
武则天能从皇太后名正言顺的登基成为皇帝,她的第一个男宠薛怀义就出了不少力。在武则天登基前,薛怀义率领一众和尚在浩如烟海里的佛经中找到一部《大云经》,上面记载了女主统治国家最后成佛的事迹,这就名正言顺地为武则天当皇帝提供了经典依据。
为了普及《大云经》,薛怀义又带领一帮和尚炮制了解释经典的《大云经疏》,将晦涩难懂的经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演绎阐发,再结合当时流行的弥勒信仰,声称李唐宗室衰微,太后是弥勒下生,必定取代李唐统治,从而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有力思想武器,帮助武则天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位。
第四点,社会风气的开放包容。老李家是北地人,深受胡人风俗的影响,李唐江山建立后,整个社会都是十分包容的,风气也十分的开放,像李世民将四弟李元吉的宠妃纳入后宫,在当时的人就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所以武则天掌权后,即便是武周王朝了,人们的思想依旧先进,对于女皇帝纳男宠这一事,他们也见怪不怪,也就有了薛怀义、沉南璆、张昌宗、张易之这四个男宠,陪伴武则天度过了整个晚年。
武则天作为李治的皇后是绝对不被允许招男宠进宫的。但是,李治已经驾崩了很多年了,而武则天已经开创了武周王朝,并且把政治大权牢牢的抓到了自己的手里。所以,她有足够的资本招男宠进宫服侍自己。不仅如此,武则天在朝中已经没有人可以与她抗衡了。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她的人。所以武则天不用再费尽心力的与大臣们争权夺利,她有足够的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所以,武则天不断的招男宠进宫服侍她是因为她有这么多精力。
武则天不断的招男宠进宫服侍她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然。我们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原来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嫔妃,是唐高宗李治的庶母。但是武则天和李治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就眉目传情,李世民驾崩后李治继位,就把武则天从感业寺中接了出来封为自己的嫔妃。所谓“脏唐乱宋”是因为唐朝的民风过于的开放,太平公主甚至跟自己的母亲武则天互换男宠。所以,武则天不断的招男宠进宫服侍她在那个开放的时代好像也无可厚非。
一点,彰显身份跟地位。古时候的皇帝,三宫六院,嫔妃众多,这是皇帝的特权之一。武则天虽是女子,但当她站在权力的巅峰时,当她成为皇帝后,为了表明她与其他皇帝并无二致。
表明身为女子也可以拥有平等的权利,因而也就希望有自己的后宫,便有了一众男宠,这是帝王身份跟地位的彰显,也是皇权威严的体现。
第一点,彰显身份跟地位。
二点
武则天只能从男宠身上获得陪伴慰藉,去填补内心深处的情感空虚。
第三点,出于统治的需要。武则天能从皇太后名正言顺的登基成为皇帝,她的第一个男宠薛怀义就出了不少力。
第四点,社会风气的开放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