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工业和生活污染的比例是40%和60%,生活污染占据污染的大头”。吕小平对本刊介绍,由于农业面源污染不好统计,仅就工业和生活污染来看,生活污水的压力已经高于工业污染。合肥市的平均日处理污水量48-8万吨,全市污水处理率为6%,实际处理能力有37万吨左右。在肥东等县,由于管网不配套和运行成本等原因,有六七个县的生活污水,直排巢湖。当公众一直关注工业污染的时候,生活污染问题已追在眉睫。合肥增肥术然而,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问题,并未能让城市化的步骤发生调整。现在,很少还有哪个城市像合肥一样,喜欢用“大”这个字眼来张扬自己的欲望了。近年来,合肥市新政先从“大接访、大拆违、大招商”开始,逐步迈进为“大发展、大环境、大建设”,几乎每次工程,用的都是大字。比如合肥的“大建设”,已经持续了1年零4个月,随处可见修路架桥,有人戏称现在的合肥,首先是一个“大工地”。在其他省市迅猛发展的格局下,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已经蛰伏得太久。人均GDP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70%的安徽省,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20位以后的合肥市,已经远远不能承载安徽在“中部崛起战略”≤辫翟鹾翳之后的自我定位。合肥市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带动安徽发展的“中心城市”。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合肥综合竞争能力低下是因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合肥的工业化水平为51.3%,但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6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水平。以相当于世界1950年代初的城市化平均水准,自然难以担当大任。由此,一场“立足全省、着眼中部、面向长三角”的合肥城市增肥计划,拉开帷幕。合肥增肥计划有三:一是广设工业园区,工业强市;二是向农村扩展,将农民变为市民;三是向巢湖延伸,建设滨湖新城。蚌埠市龙子湖区仇岗村总人口有1867人.现在已有1801人在联名信上签名抵制建在村内的3家化工厂。2月开始停用蚌埠市龙子湖区九莱罗化工厂的污水排到仇岗村鲍家淘里.河水黑臭.两边的居民长期不能开窗。62岁的王宗马(左)在鲍家淘旁边养鱼8年了.自从九采罗化工厂在村子投产后他养鱼再没有收益过。
2.京郊要产无害菜
市农委称:农产品近两成有害物残留量超标
国家三令五申地要求不准在蔬菜、果树上使用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执行情况如
何?据市农委介绍,在对本市农产品进行“体检”时,发现市场上有18%的农产品有害
物残留量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其中的蛋品超标率为33%,蔬菜为20%,水果为
18.%,肉类为17.6%。在对蔬菜有机磷残留量的检测中,京郊自产蔬菜中超标率占
17%,外埠进京蔬菜更高,达69%,为改变这种局面,昨天市农委宣布,下月起,关系
到市民健康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将在京郊启动。
据了解,该体系要求在一年内,本市蔬菜、肉蛋生产基地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剧
毒、高残留农药和禁用饲料添加剂、兽药,并完成市、县区、乡级监测体系的规划及试
点建设。对不遵照执行、严重超标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单位将进行曝光。
《北京青年报》2000-4-29第二版
3.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近年来,这里由于气候变暖、连年干旱,加之过度开垦放牧、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和人们重治理轻预防,又缺乏治理的科学方法和资金等原因,使
大面积草场退化、水土大量流失,荒漠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目前,全省荒漠化面积达1447.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0.1%,而且每年以13.3万公顷的速度递增。据悉,全省因荒漠化每年造成损失达6亿多元。
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已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该省决定将青海湖土地退耕40万亩,建立固沙设施,开展“西繁东育”,减少草原载畜量,力争使草原植被得到恢复,保护“三江源”。
4.无锡市因太湖蓝藻而引发的公共饮用水危机,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再次敲响了中国水危机的警钟,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那根敏感神经。太湖蓝藻暴发的根本原因是太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太湖水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上每10年下降一个等级,75%的太湖水体水质级别已经下降了2个等级,由原来的Ⅱ类水为主变为以Ⅳ类水为主;水体营养状态上升2个等级,由20世纪80年代初以中营养—中富营养为主上升到以富营养为主。注:(一般的水体污染都是超出了环境容量所产生的,所以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例子不少)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毋庸质疑,当然人体的健康业也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
举这样一个例子:医院为病人治疗用过的医疗垃圾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带有各种各样病菌的污染势必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而这种病菌的源头又是因为我们的健康出了问题才引起的.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