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大学除毗邻阳明山国家公园外,校舍古色古香的传统式瓦顶建筑风格亦为其特色之一,张其昀曾提及卢毓骏教授在校园建设规画时欲将华冈学园打造为中国建筑的博物馆,让每一种风格的中国建筑都能在此处展现,因此今日可见许多“器”字形建筑坐落在校园各处。往日多有匾额悬于其上,但随馆楼改建与空间调整,已不多见。学校总土地面积达113公顷,校总区占21公顷,另有新店华林实验场92公顷、碧园实习农场约30公顷以及双溪苗圃地0.06公顷,供农学院学生实习之用。仍持续洽购或洽租邻近不动产,增加学校空间之发展与利用。 大成馆:创校时首先兴建的馆楼,有匾额“万里楼”一面,由卢毓骏教授研究周代明堂之设计,为校内馆楼中艺术价值最高者,现为新闻暨传播学院及社会科学院所在,附有兴中堂、齐园讲堂、实习法庭。
大仁馆:主要为八角攒尖顶建筑,由卢毓骏教授设计,现为艺术学院、外国语文学院所在。内设学生艺廊,供美术系学生展出作品,五楼及六楼为音乐系的琴房以及供学生演出的三叶听。别称“稚晖楼”。
大义馆:由卢毓骏教授设计,格局方正,顶楼为天坛式造型,现为理学院、工学院及华冈印刷厂所在,一楼为全年开放之24小时K书中心(学生多昵称为24K),以及中国信托银行的存提款机,另馆内设有测候仪器供大气系学生制播华冈气象报道之用。顶楼西面又名“观海楼”。大义馆与大典馆间有空桥相连,名为春秋坊。
大典馆:由卢毓骏教授设计,亦为明堂式建筑为基础,但四个突出的角改为圆形的堡垒式建筑,旧时用以突显图书馆所在地“知识堡垒”之意涵。现为文学院、环境设计学院、语文中心、出版部所在。文化大学邮局亦设于此处。
大贤馆:现为法学院所在,1F至2F为一般教室,3F则为法学院办公室、教授研究室。
大恩馆:别名华侨塔,又名“开国纪念馆”,原为塔形建筑,改建后仅称为大恩馆。地下楼层有社团办公室、1F为阶梯教室、2F及10至12F为行政单位所在、3F至7F为一般教室。而8、9F则改为商学院办公室。
大忠馆:别称“华冈艺术馆”,由名建筑师王以唐设计,为重檐攒尖顶,附有华风堂剧场、数位学习中心,地下设有华冈美食广场与大雅馆连接。立面左侧晓园为创办人衣冠冢,也是观赏夜景处。
大孝馆:旧时别称“华冈国术馆”,改建后成为教育学院与体育馆所在。邻近道路由于视野辽阔,可俯瞰台北市区,是观赏夜景的著名景点之一,又名“情人坡”。
大功馆:为农学院所在,由该校建筑暨都市设计系前任系主任徐秀夫教授设计。
大德馆:两层楼建筑,全部皆为理工学院实验室。
晓峰纪念馆:为一纪念创办人张其昀(字晓峰)的建筑,主要由三栋大楼组成:华冈博物馆、图书馆、资讯中心。内部尚有校史室、数位地球中心、欧豪年美术中心、池田大作研究中心。
菲华楼:菲华楼原为教职员宿舍,取名“菲华”缘为纪念菲律宾华侨庄万里先生于创校伊始首捐巨资。改建后为国际交流中心、展示中心与会议室。
宿舍
大雅馆:除与大慈馆同为女生宿舍外,五楼以下为华冈美食广场与社团办公室。
大庄馆:又称“庄万里纪念馆”,与大伦馆同为男生宿舍,此宿舍为套房设计,附有浴室及冷气。
大伦馆:由卢毓骏教授设计,与大庄馆同为男生宿舍。
大慈馆:与大雅馆同为女生宿舍。 大夏馆:延平分部现为推广教育部本部,教室使用率较校本部高出许多。位于建国高架道路下,附近大学院校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邻近大安森林公园及台北市立图书馆。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建国南路二段231号。
大新馆:原台湾新生报旧大楼,位于台北市博爱特区,又称博爱校区。紧临东吴大学城中校区;比邻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台北地检署及法务部等多个司法、法务机关。平日主要为法律系三、四年级及法律研究所之课程使用。台北捷运小南门站及西门站即可步行到达。位于台北市延平南路127号。
华林实验林场:位于新北市新店区翡翠水库附近,原为农林公司文山茶场,为市郊的生态系经营示范区,林场部分在2002年规划为“文化大学华林植物园”,参与农委会所推动的“森林生态系经营”整合型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