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国家这很普遍,美国的博士毕业年龄平均是33(一说是入学年龄),澳洲有2/3的在读博士是30-49岁区间。这两地读博前都不需要读硕士,博士就算读满7-8年(澳洲4年),加上本科4年也不会到33,可见很多都是工作了几年的。
国内时候最常听见的就是"一工作就没有心思学习了"。在中国好像大学是一座象牙塔,进去苦读到底才能出来,出去了就不能回去,因为"出师"了。
这就像古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书院、贡院都是考完科举就丢开的东西,学识不重要,一手八股也没什么用,要的只是一个范进中举的结果。
与之对应,澳洲本科学位是对所有年龄层次的成年人放开入学的,不需要再次高考。本国公民学费不难负担,多数专业本硕大约是一年6k,有无期限无息贷款,而PhD课程对本国公民是免学费的,还有很容易申到的奖学金。
一个人有几个学位一点都不奇怪,而且老外一致觉得有一些工作经历之后再去学习,会更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还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好。
扩展资料
工作后再回校读博优势:
1、重新就业,换单位,换地方,谋求更好的发展。
现在国内很看重年龄优势,所有“人才计划”的帽子都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说,拿到博士学位需要3-6年,视各学校的毕业要求而定,等戴上博士帽可能就35-36岁了。
2、提升学历,谋求更高的平台和资源。
博士要说是一个平台,那也是过去式;要说资源嘛,读博期间,进入导师或导师积累的人脉和圈子,对后续的发展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回到原单位,说不定哪个老总成了师兄。
在西方国家这很普遍,美国的博士毕业年龄平均是33(一说是入学年龄),澳洲有2/3的在读博士是30-49岁区间。这两地读博前都不需要读硕士,博士就算读满7-8年(澳洲4年),加上本科4年也不会到33,可见很多都是工作了几年的。
我在国内时候最常听见的就是"一工作就没有心思学习了"。在中国好像大学是一座象牙塔,进去苦读到底才能出来,出去了就不能回去,因为"出师"了。这就像古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书院、贡院都是考完科举就丢开的东西,学识不重要,一手八股也没什么用,要的只是一个范进中举的结果。
但欧美随时可以继续学习,经常有人觉得生活过得不满意,觉得想要"make a difference",就辞职或part-time去学校进修一下。还有退休后为情怀或者为知识而学习的工作之后再辞职去读博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与之对应,澳洲本科学位是对所有年龄层次的成年人放开入学的,不需要再次高考。本国公民学费不难负担,多数专业本硕大约是一年6k,有无期限无息贷款,而PhD课程对本国公民是免学费的,还有很容易申到的奖学金。一个人有几个学位一点都不奇怪,而且老外一致觉得有一些工作经历之后再去学习,会更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还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好。
不过,中国嘛,竞争比较激烈,社会保障也比较稀薄,这么大的冒险属于非常人了
建议学校好的工科学女孩子们,如果不是想读博出来进高校国企公务员等,那就不要读研了,研究生出来混的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会变成你的领导😬